圓舞曲(或說華爾滋「Waltz」),
係起源於奧地利
阿爾卑斯山區的蘭德勒舞曲(Laendler),
於18世紀末開始盛行。
華爾滋節奏中第三拍緊黏著頭拍的動感特色,
會讓人禁不住跟著音樂擺動飛舞。
不過,剛開始流行時,
由於音樂節奏所引動的想像,
與當時清教徒的觀念產生摩擦,
因而成了一種被歸為「不入流」的靡靡之音。
只能說,人人都愛死它,
但卻打死都不准自己的女兒跳華爾滋。
這樣的音樂節奏實在太可愛了,
包括莫札特、舒伯特、布拉姆斯等德奧音樂家,
以及鋼琴詩人蕭邦,都曾寫過不少動聽的圓舞曲。
及至老小約翰史特勞斯父子集大成,
靠圓舞曲打下一片江山,
為圓舞曲洗清了冤屈,也使圓舞曲就此鹹魚翻身,
寫入正史。到今日,反而渲染上濃厚的貴族色彩,
與上流社會化等號,就說它麻雀變鳳凰好了。
只是,想當年,誰能料得到呢?
其中「藍色多瑙河」
可說是小約翰史特勞斯的圓舞曲作品中
最受歡迎的一首,
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絕對少不了她,
其象徵性的意義直可化名為奧地利第二號國歌。
而這首樂曲的創作背景,
亦與當時奧國的處境有一定的關連。
1866年,奧國與普魯士
因互爭德意志聯邦領導權而開戰,
奧國在後有義大利追擊的窘境下節節敗退,
於激戰中奧國死傷慘重,遂而退出德意志,
並割地予義大利求和。
面臨國家碎裂,奧國人勃發出新生的希望,
此刻,一位名為貝克的詩人寫出一手動人的詩歌,
詩歌以「美麗的多腦河畔」結尾,
小約翰史特勞斯為此深深吸引,
即以詩中的結尾句作為這首圓舞曲的曲名。
原曲首演時附有合唱部份,
但因委託作曲者離開了原先的合唱團指揮職位,
不僅詞的部份易手譜寫,連指揮也另人擔綱,
因而加上了合唱團的首演反應並不熱絡,
直到小約翰史特勞斯
在一個月後以管弦樂版本演出,
才漸漸受到重視與歡迎。
樂曲由序奏、五個圓舞曲和尾聲組成:
序奏開始時,小提琴在A大調上奏出徐緩的震音,
好象是多瑙河的水波在輕柔地翻動。
在這個背景上,
圓號吹奏出這首樂曲最重要的一個動機,
它象徵著黎明的到來。
第一圓舞曲描寫了在「藍色多瑙河」畔,
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們翩翩起舞時的情景。
第二圓舞曲首先在D大調上出現,
巧妙而富於變化的第二圓舞曲描寫了
南阿爾卑斯山下的小姑娘們,
穿著鵝絨舞裙在歡快地跳舞;
突然樂曲轉爲降B大調,
富於變化的色彩顯得格外動人。
第三圓舞曲屬於歌唱性的旋律,
這段音樂採用了切分節奏,
給人以親切新穎的感覺。
第四圓舞曲在開始時節奏比較自由,
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連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
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
第五圓舞曲是
第四圓舞曲音樂情緒的繼續和發展,
只是轉到A大調上。
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聯想到
在多瑙河上無憂無慮地蕩舟時的情景。
接下去的部分,是全曲的高潮和結尾。
樂曲的結尾有兩種,一種是合唱型結尾,
接在第五圓舞曲之後,很短。
另一種是管弦樂曲結尾,
較長,依次再現了第三圓舞曲、第四圓舞曲
及第一圓舞曲的主題,
最後結束在疾風驟雨式的狂歡氣氛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