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底層的提琴手

2009032018:15

 



台北車站地下一樓總有幾個常駐的身影,
籌措學費拉小提琴的年輕人,
拉胡琴的視障大叔,帶小孩賣口香糖的身障媽媽,
以及販售過了賞味期早報的老奶奶.
路過之時,每每感觸良多,
生活中不經意的暗角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文化,
那樣的縮影,值得停下腳步用心體察,設想.
年輕人爐火尚未純青,但始終不放棄出國進修的夢想,
他處的牆腳尤其陰暗,恰巧是車站往捷運的階梯口,
路人往往測目.
我好奇的是即便我們的文化不甚注重藝術家或工作者,
台鐵局至少該和他聊聊,協助提供進修資訊,
或連絡教育單位,看看有沒有甚麼伸請管道和補助金,
說不定他就是下一個馬友友.
胡琴大叔音感絕佳,拉得不賴,
但似乎沒有證照,
不過跟據我進出許多捷運站的經驗,
有證照的也並不代表有好收入,
這意味著無論有無證照,
這個社會的文化或許尚未臻至藝術融於生活的那般境界,
甭說投零,少見駐足停留超過三分鐘的民眾即為證明,
拍手鼓勵的更罕見.
「先生小姐來買口香糖」,是另一股好聲音,
卻也是不忍聽見的二輪唱,
社會局是否該輔導身心障礙者轉型?
八十上下的老奶奶黃昏時刻賣早報更是心酸,
連個攤子都沒有,隨地一擺,就地一坐,
氣若遊絲地叫喊,如風中殘燭.
社會補助去哪兒?要不要關心和補強?
為這些地鐵站終日奮鬥的偉大心靈喝采與祝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