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 拜「6 種子」旺子孫

2010051713:51

 

 
掃墓防煞護身小偏方
 
清明祭祖 拜「6 種子」旺子孫
 

民俗專家建議,可利用清明掃墓機會,求子、求功名,向祖先祈願。(記者楊久瑩攝)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清明祭祖,別錯過旺子孫的好時機!民俗專家建議,拜拜時可選六種「種子食物」祭拜祖先及后土(守墓神、土地公),象徵後代子孫豐收;想要求子、求功名,則可向祖先稟告願望。


兩套祭品 分拜后土、祖先

國際道家學術基金會執行長林俊寬建議,種子食物一定要準備兩套,一套拜后土(靈骨塔則拜地藏王菩薩)、一套拜祖先,零嘴或烹煮食材皆可,例如花生、龍眼乾、開心果、瓜子、腰果、杏仁果、大紅豆等,拜完後可現場食用,殼則留在祖墳土地上。

林俊寬也建議祭祖時說出心中願望,稟告時持香、發聲說出姓名、輩份關係,有意求子嗣則可帶紅色小宮燈一對,稟告完、祭拜後帶回家放在房間,象徵「出丁」。


掃墓時間最好選在白天

清明掃墓還應留意時間,民俗專家張逸堂、神龍建議,在家祭拜最好選在上午十一點左右,掃墓則忌天未亮或太陽下山後,最好是在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林俊寬提醒,香是與祖先溝通的重要橋梁,避免使用廉價、非天然的劣質香。

針對掃墓應留意事項,神龍指出,墓碑上的字漆若脫落、碑或墳四周有斷裂殘缺應儘快修補;長滿青苔則是太潮溼,應請專家察看,以免先人屍骨受潮,影響子孫;入土未滿一年則不宜任意開挖。


納骨塔祭祖 小心別亂碰

至於到「納骨塔」祭祖,神龍則提醒,多數都以團體方式開放祭拜,除了公爐插香外,祭品及金銀財寶最好也能插上香,並於上香後數分鐘內擲筊確認祖先是否已來享用,且一定要連續三聖筊才行。另他也提醒,祭拜者前去骨灰安置處,切忌身體亂靠其他靈骨塔位。

張逸堂說明,其實掃墓習俗並非都要在清明節,客家習俗多提早在元宵節隔天;祖籍福建漳州的人,則通常選在農曆三月初三,俗稱的三月節這一天掃墓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