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天氣變化的名詞及相關用語

2010020311:45

 


影響天氣變化的名詞及相關用語
 
1. 奇妙的天氣與氣候?
大自然有著一張千變萬化的臉和難以捉摸的個性,比如明明是風和日麗的春天,一轉眼就下起大雨;或者在灰暗、陰冷的寒冬,太陽公公也會露個臉。像這樣短時間內大氣變化的現象,就稱為「天氣」。
大自然也是個畫家!他最有名的四幅畫叫春、夏、秋、冬,它們是以不同的溫度和雨量為顏料畫成的,各有各的色彩組合,讓我們由溫度和雨量的差異而感受到四季變化。像這樣長時間天氣變化的綜合現象,就是「氣候」。
在我們居住的台灣,天氣和氣候主要受季風影響。夏天吹西南季風,冬天吹東北季風,因而造成各地區不同的氣候。在雨量方面,中南部夏季雨量較多,冬季就很少下雨,北部則是全年有雨;在氣溫方面,北部氣溫比南部低,而高山氣溫又比平地低。在天氣變化上,四季中以春冬的變化較大,夏秋兩季天氣變化較小,不過當颱風來襲時,可就是風雨交加的天氣了。
2. 季風與局部環流?
前章曾提到「季風」,你知道什麼是「季風」嗎?簡單的說就是因季節改變而自不同方向吹來的風。台灣因為地處在世界的顯著季風區內,所以無論是短時間的天氣變化或長時間的氣候狀況,都會受到季風很大的影響哦!
那為什麼會產生「季風」呢?首先我們要從「海風」、「陸風」談起。由於海水的溫度變化比陸地慢,當白天太陽照射時,吸了熱的陸地其溫度很快就上升,比海水的溫度高,影響到上空的空氣溫度,也就是陸地熱,海面冷。
因為溫度差異,就會帶動空氣流動,這時空氣會從較冷的海面流向較暖的陸地,形成涼涼的「海風」。相反地,到了晚上陸地散熱比海面快,所以陸地冷、海面熱,空氣又會從陸地流向海面,便吹起「陸風」來。一天之內風會有海、陸之分,延伸到長時間的季節,陸地和海洋吸熱、散熱速度不同也會造成不同的風,這便是「季風」了。
而「局部環流」又是什麼呢?其實它和海、陸風有密切關聯。當海、陸風形成時,移動的是低層空氣,但它們上層的空氣也會被影響而向相反方向流動,一向東、一向西而形成一個圓,這就稱為循環對流,即是局部環流。它只出現在晝夜溫差大的小範圍地區,而且24小時循環一次,如圖的山風和谷風就是局部環流。注意,在地面天氣圖上是找不到它哦!現在你能了解什麼是季風和局部環流了嗎?後面我們還要介紹許多有趣的大自然現象,別錯過囉!
3. 影響天氣變化的氣團?
在氣象報告中,我們常常聽到「氣團」這個名詞,你想過什麼是「氣團」嗎?也許你會回答:就是一大團空氣嘛!真聰明,答對了!但是它對天氣有極大影響力,卻不只是一大團空氣那麼簡單哦!
假使我們把一塊海綿放在乾布上,它會一直保持乾燥;假使把它放在溼布上,便會吸收水分而變溼,「氣團」也是同樣道理。當空氣停留在大片地面或海面上一段時間後,它每一高度層的溫度、溼度等特性會漸漸一致,並且越長範圍越大,形成了「氣團」。而形成氣團的地區,就稱為「氣團源地」。
因為氣團形成地區之不同,我們把它分為熱帶海洋氣團、極地大陸氣團和赤道氣團;由於氣團本身溫度高低,又可分為冷氣團和暖氣團。冷氣團向較溫暖地區移動,會使經過地區的氣溫降低,而暖氣團則會提高經過地區的氣溫。
我們知道氣團是會移動的,它所經過的地區天氣會被改變,但它本身也會因而改變性質,或者因內部運動而改變本身屬性,這種已經被改變的氣團,稱為「變性氣團」。
而「氣團」究竟對天氣造成多大影響呢?下一個主題"影響天氣變化的名詞及相關用語"'中會詳細告訴你!
冬天裏我們常聽到氣象預報員說:「由於大陸冷氣團南下........」,什麼是大陸冷氣團呢?它是形成於極地的氣團,因為高空氣流的推動而進入中國大陸,經華中轉向東海及太平洋。由於它源於極地,屬於冷氣團,又因它是由大陸流出來,所以預報員就將這種氣團稱為「大陸冷氣團」。下面就為大家介紹由大陸冷氣團所造成的幾種天氣型態。

一)寒流
哇!好冷啊!路上行人個個包的像粽子一樣,恨不得把棉被穿出門,原來是「寒流」大駕光臨了。當大陸冷氣團南移,寒冷的氣流就會使氣溫急速下降。但是氣溫要下降多少度才算寒流呢?通常在氣象預報時,當預測台北的日最低溫會降到10 ℃或以下,就稱為
二)強烈大陸冷氣團、大陸冷氣團、東北季風增強
你曾注意到以上三句名詞使用時機的不同嗎?在氣象預報時,如果預測冷氣團會使台北日最低溫降到12℃~14℃之間時,就說是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如果預測會降到12℃或以下時,就說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如果最低溫不會降到14℃,就只說受「東北季風增強」的影響了。現在,你能分辨這三句用語嚴重性的不同了吧!
三)變性大陸氣團、移動高氣壓、高壓迴流
寒流來襲,把人凍得像冰棒一樣,什麼時候天氣才能轉暖呢?這時我們只好期待大陸氣團「變性」了。因為當大陸冷氣團移出源地後,會受經過地區環境及本身內部運動影響而改變性質,變成「變性大陸氣團」。有了它,天氣就不會再那麼冷,氣溫也不會再下降了。
大陸冷氣團是個高氣壓中心,在天氣圖上用「 H」來代表。它在南移的途中逐漸變性,到了華東時,已形成「變性大陸氣團」了。它變性後,高氣壓中心改向東行,由華東移到東海並繼續東移。這時候,氣團前端的冷鋒已經通過台灣,陰霾的天氣好轉、雲量減少、氣溫上升,甚至會出現晴朗天氣,這種情形稱為「移動性高氣壓」。
如果移動性高氣壓中心繼續從東海向東走,就會為台灣帶來溫暖而潮溼的氣流,各地氣溫明顯上升,甚至會出現晴朗舒服的天氣,我們稱造成這種天氣現象的氣流為「高壓迴流」。
四)鋒面
想想看:當冷氣團遇到暖氣團,會發生什麼事?在氣象學上,它們交會時會產生帶狀的界面,稱為「鋒面」。鋒面帶,短的數百公里,長的有幾千公里,由下而上逐漸隨高度變寬,並呈現傾斜狀態,冷空氣位在下方,暖空氣位於上方,結構正如圖所繪的樣子。
鋒面會隨冷暖空氣的移動而前進,而於移動情形的不同而分為冷鋒、暖鋒、滯留鋒、囚錮鋒四種,並造成四種不同類型的天氣型態;在台灣最常見的是冷鋒和滯留鋒。
當冷空氣推鋒面向暖空氣方向移動時,稱為「冷鋒」,這種鋒面過境,地面氣溫會降低變冷。冷鋒移動有快慢之分,跑得慢的冷鋒,暖空氣上升較慢平穩,而出現層狀雲,降雨緩和;跑得快的冷鋒,暖空氣受冷空氣猛烈衝擊快速上升,造成濃厚的積雨雲,這時地面就會下起雷電交加的大風雨。
若暖空氣的勢力強過冷空氣,而鋒面向冷空氣方向運動,就形成「暖鋒」,會使經過地區的氣溫增高。暖鋒的鋒面前方是一大片範圍廣闊的雲雨區,連綿數百公里,造成持續不斷的降雨,降雨型態是和冷鋒不同的。
冷鋒或暖鋒是在冷、暖空氣某一方勢力較強時發生的鋒面。但假使冷、暖空氣兩方勢均力敵,鋒面便無法迅速移動,而徘徊、停留於原地,造成冷鋒與暖鋒同時出現的雲雨天氣。
最後我們還要來解說「囚錮鋒」。鋒面在移動時,如果冷鋒趕上暖鋒或是兩條冷鋒迎面相遇重疊時,鋒面和鋒面之間拉拉扯扯,互不讓步,最後兩條鋒面就會合併成「囚錮鋒」,它所造成的雲系和降雨兼具兩種鋒面的特徵,變得比較複雜了。
「熱帶海洋氣團」是位於太平洋上的高氣壓,也稱「副熱帶高氣壓」,它全年都定居在太平洋上,所以又稱為「太平洋高氣壓」或「太平洋氣團」。
熱帶海洋氣團的強度與範圍因季節冷暖而改變,當季節變暖時,它也會隨著活躍起來,強度、範圍因而大增,讓台灣與中國大陸吹起溫暖潮溼的西南風與東南風,是造成我季節性暴雨的主因。由於熱帶海洋氣團位置和範圍的不同,造成的天氣型態也不一樣。它的邊緣屬於雲雨地帶,使地面容易下雨且雨勢較大,在氣象預報時叫做:受「西南氣流」或「偏南氣流」影響;如果它造成的是午後雷陣雨的天氣型態,才是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假如氣團中心移動到台灣上空,天氣是晴朗炎熱的,就稱為「高氣壓籠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