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交響曲
1804年間完成的《第三號交響曲》 是貝多芬個人創作的重要轉折, 這座法國大革命時代的紀念碑, 標誌著古典主義音樂藝術的一次大變革, 更是一部直接反映時代的巨著。
英雄!!這部偉大作品的精神內涵與藝術價值, 與曲名相互輝映。 貝多芬自此, 淋漓盡致地發揮出屬於他的獨特非凡!! 無論在樂章編排、旋律構造、配器運用, 開創出全新的風格, 突破以往莫札特、海頓的傳統模式, 在此之前, 交響曲從未有過如此充滿戲劇性、衝擊性與強韌。 長達40多分鐘的作品, 貝多芬表現出驚人傲世的創造力。
《第三號交響曲》 原本是準備獻給革命時代英雄拿破侖, 貝多芬曾把拿破侖視為偶像、英雄乃至神格化。 但是,當他聽到這個原本提倡自由革命的人, 竟然重新恢復皇權加冕稱帝,貝多芬怒不可遏, 痛責拿破崙「不過是個凡夫俗子」! 他撕去了寫在樂譜上的獻詞。 作品出版時, 標題改為 《英雄交響曲》-- 紀念一位偉人而作。
貝多芬曾經說過《英雄交響曲》 是他最鍾愛的作品之一, 這部歷史鉅作, 用音符完整記錄法國革命時代背景, 傳達勇敢樂觀與堅強意志, 不僅雕塑英雄偉人形象, 更把時代背景底下, 那群無名英雄們的壯烈情感, 以及他一生闡揚「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 全部匯聚在鴻篇巨幅的 《第三號交響曲》-- 英雄!!
Allegro con brio 第一樂章:燦爛的快板
兩個強音給人無比振奮的開場,規模宏偉壯觀。 由大提琴奏出第一主題令人印象深刻, 並發展成以木管樂器為主的第二主題。 在進入發展部後,轉換成法國號奏出第一主題, 巧妙的變化令人難忘。 結尾,以其不可遏制的力量, 匯聚最一股強大氣勢,構築巍峨的顛峰。
Marcia funebre. Adagio assai 第二樂章:流暢的行板
這是「英雄」最著名的樂章, 貝多芬標為「葬禮進行曲」。 在此之前, 交響曲的第二樂章都被安排優雅曼妙的慢板, 但貝多芬卻在此以厚重深沉的送葬進行曲為手法, 表達肅穆的情緒。 雙簧管與小提琴奏出哀傷的氣氛, 隨後低音管與各項樂器先後加入, 有如在嗟嘆往日的美好時光。 隨後進入發展部之後,主題也隨之變化, 但仍保持著一貫的氣氛。 這段是為一位勇敢戰死的英國將軍而作, 但貝多芬在拿破崙逝世之後, 也曾表示過是預言拿破崙之死而寫的。
Scherzo. Allegro vivace 第三樂章:活潑的詼諧曲
整曲充滿了自由的氣氛,明快而舒暢。 流暢的旋律生氣盎然,有如英雄氣宇昂揚地策馬出巡, 令人心曠神怡。結尾部分充滿活力,以ff的力道結束。
Finale. Allegro molto 第四樂章:快板
以降E大調變奏曲的型式寫成。 主題引用貝多芬自己所寫的 「普羅米休斯的造物」終曲主題, 雕砌出鬼斧神工的聳峙建築。 由激烈的下行弦樂展開,隨著樂曲的進行, 各段變奏相繼出現,氣氛也隨之逐漸高亢, 在第七變奏時達到高潮, 速度也轉為急板,用英雄勝利和凱旋結束全曲。 本樂章的規模,充滿戲劇性及衝擊力度, 唯有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的終曲能相比。
貝多芬英雄交響曲 part1
貝多芬英雄交響曲 part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