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頌」是羅馬天主教的一種祈禱文, 意思是「向瑪莉亞致敬、讚美」。 一般在天使報喜節時以詩歌方式演唱。 早期西方音樂發展與宗教有極大的關係, 許多作曲家都譜寫過類似的曲子。 這些曲子都透著信仰神的靈性之光, 處處顯露出奉獻給神的謙恭和與世無爭的淡泊。
這一首聖母頌是由浪漫派時期法國作曲家古諾所寫的。 古諾曾寫作大量的宗教音樂與歌劇,潛心研究人聲與合唱。 這首曲子之所以如此聞名,除了旋律優美動人, 還有一個音樂史上罕見的特色。 一般作曲,通常是先寫好旋律,再配上合宜的伴奏, 以旋律為主,伴奏為輔,相得益彰。 但這首「聖母頌」卻是先有了伴奏譜,然後再譜寫聲樂旋律。 而這個伴奏譜用的居然是現成的巴赫 在150年前所寫的「C大調平均律前奏曲」。
有「音樂之父」尊稱的巴赫, 名聲不僅響亮,寫的音樂又極具權威性。 到底是什麼魅力吸引著古諾,把「長幼有序」的倫理拋到一邊, 讓巴赫的曲子來為古諾伴奏呢? 其實,巴赫的這首前奏曲再單純不過了。 用的全都是『分解和弦』的音型模式組合成的。 但是單純並不代表簡單。 怎麼說呢?『分解和弦』是把一組共振和協的音, 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和弦」,拆解成前後出現的排列方式, 因為這些『分解和弦』都是彼此融合的音波共振, 音響的共鳴純淨和協,在和弦更替時,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推進力。 尤其在固定不變的節奏模式帶動下, 能很自然的將樂思與情緒包容起來,喚起聽者的情感共鳴。 而巴赫的偉大在於將這麼單純的技巧發揮到至高境界, 不需要過多的加工渲染,單純就是美!
以上這首是舒伯特所作的。 這首作品有典型的浪漫派特色: 利用文學的描寫力量強調音樂的主觀性。 怎麼說呢? 傳統的「聖母頌」 都是直接採取天主教所公定的拉丁文祈禱文。 但是舒伯特在此不僅選了幾段蘇格蘭詩人Scott的詩 「湖上美人」當作歌詞,也把詩翻譯成本國的語言--德文。 舒伯特彰顯的是祈禱時虔敬的氣氛,讓人藉著聽得懂的歌詞, 分享神聖、平靜的心情。 這與宗教禮拜用的「聖母頌」目的不太一樣, 但同樣具有救贖的力量。
在蘇格蘭詩人Scott的「湖上美人」詩中, 有這麼一段場景的描寫: 在戰火瀰漫的某一個黃昏, 士官羅德烈克獨自在荒野漫步,突然聽到一縷歌聲。 原來這就是達格拉斯公主愛蓮,在老臣培恩的豎琴伴奏下, 向聖母像唱出的祈禱之歌, 傾訴她內心的煩惱,充滿了虔誠的感情。 這首歌詞是這樣的:
AveMaria,仁慈聖母, 請您傾聽這虔誠告白, 請您伸張仁慈聖手, 請您來撫慰我這心中悲苦, 我將無處投靠身心, 永托您那慈恩庇護, 啊,我高貴仁慈的聖母啊! 請聽聽這虔誠的祈禱, AveMaria。 |
http://www.epochtimes.com/b 5/9/5 /17/n2528991.htm